祁县人民政府

政府信息公开

全文检索
索引号: 3070211020000013000000/2023122200000944 发布机构:
生效日期: 2023-12-22 废止日期:
文 号: 所属主题: 招商引资

祁县生茂村上庄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12-2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一、项目名称:祁县生茂村上庄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

二、建设地点:祁县峪口乡生茂村上庄

三、项目概况:

(一)项目建设背景:上庄村历史悠久、资源独特,拥有历史村落格局及大量历史文化资源,入选2016年11月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。项目的实施将深入挖掘上庄村的历史文化价值,凝练历史文化特色,科学把握保护的内容与重点,探索出适合上庄村历史特色文化保护和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,对于提升上庄村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,协调历史保护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,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,带动区域共同发展,促进历史村落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(二)项目村落价值特色:

1、良好的村落规划意向。

上庄村坐落于晋中山间,地势西高东低,村庄依北面山脚、缓坡或空旷地带而建,坐北朝南。四面环山,风景秀丽。村内外水渠环绕、前景开阔、田园阡陌、风景如画。其选址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自然生态观。古建筑以青、灰、木色为主色调,用色十分淡雅清新,农田、水系、建筑完全融为一体,彼此映衬。

上庄村依山傍水,随坡就势,建在相对开阔的阳坡之上,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,选址格局充分体现出道家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的理念,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,进而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保护。是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所追求的一种“顺应自然”、“无为而治”的逍遥境界。

2、石头艺术多样、石刻石雕集中的“石博物馆”。

上庄是石头砌就的村庄,村内外满眼是石头的艺术:石台、石桥、石屋、石窑、石洞、石墙、石门、石窗、石炕、石灶、石阶、石坊、石碾、石渠、石槽、石础、石碑、石柱、石棺、石冢、石狮以及石佛残件,据说还有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性石斧。

上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“石村庄”。数量众多的石刻及其遗址综合起来,俨然是一座石文化的博物馆。尽管每一个山村里都不乏石头及石制品,但像上庄这样汇集各种生活及艺术形式石制品的山村,较为罕见。

3、红色文化的据点。

上庄沟是晋中、太原通向太行山、武乡、榆社、左权县、和顺等地的贸易通道之一。沟口的峪口村和沟内的上庄村曾设有骡马大店。上庄沟由于地势险要,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地位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它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前哨门户之一。又是八路军打运动战、游击战、麻雀战的理想阵地。更重要的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通向晋绥、延安根据地的重要通道之一。八路军总部、129师部、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曾从上庄沟这条交通线来往于延安。上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,有非常突出的战绩。朱德夫人康克清曾在上庄村工作过四个月。

(三)投资估算:总投资8000万元。

(四)建设内容:1、公共建筑3处,共6座。分别为佛殿遗址、戏台、五道爷庙,均为清代遗存。2、清代民居院落25处,32座。院落多为合院,以一进院居多。建筑形式多为一层平屋顶,个别为坡屋顶,砖木或砖拱结构。村内道路青石铺砌,外围绿化及公共绿化,对村庄发展演变及传统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。3、新建红酸枣、沙棘、杏、苹果、核桃等干鲜果采摘园200余亩。4、发展小米、高粱、玉米等小杂粮300余亩。5、改造确立50余户农家客站及相关配套设施。

(五)效益预测:项目完成后,将成为具备古村文化休闲游的完整功能景区,集游、购、娱、吃、住、行一体,预计年接待能力可达3万余人。可直接解决就业160余人,带动本村及周边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余人,实现当地产业转型,促进农民增收。

(六)进展情况:已投资220余万元完成新建戏台一座,西配房5间,窑洞8眼,更换吃水主管道及埋设下水管道,铺设街戏台前广场及道路。

四、引资方式:融资、独资、合作等。

五、联系方式:田利中(祁县峪口乡生茂村村支部书记) 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37******8601          0354-5324188


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【字体: 
×

用户登录